近日,中国红茶高质量发展峰会在湖北省利川市举办,全国红茶产区代表、知名茶业专家、中国红茶联盟成员单位多人参会,共同探讨后疫情时代中国红茶发展之路,“普安红”作为贵州唯一一款受邀参会的红茶产品,在峰会亮相。
据介绍,此次中国红茶高质量发展峰会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学会主办,利川市人民*府、中国红茶联盟承办。峰会以“健康·科技·品牌——后疫情时代中国红茶发展之路”为主题,共同商讨后疫情时代中国红茶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创新与发展、技术与质量、品牌与市场等进行深入交流研讨。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浙江省人民*府原副秘书长王小玲,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中国红茶联盟首席专家江用文,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与宣传部部长陈永昊,及来自13个中国红茶重要产区*府部门、多家知名红茶企业的代表,参加了此次峰会。
年10月23日,中国红茶联盟在世界茶源地贵州省普安县正式成立,并举行了第一届中国优质红茶发展峰会。此次在利川举行的峰会为第三届,“中华文化名茶”普安红作为贵州唯一受邀的红茶品牌,在峰会亮相,普安县委常委、人民*府副县长左国辉受邀在峰会上作了普安茶产业发展情况,围绕“健康、科技、品牌”等峰会关键词进行了专题交流发言。
左国辉在推介中说,普安与茶叶有关的县情可概括为“6个14”,国土面积平方公里,辖14个街道乡镇都有茶园分布,年平均气温14℃左右,年平均降雨量毫米左右,平均海拔米,目前拥有茶园14.3万亩。普安是“中国古茶树之乡”和“中国茶文化之乡”,在与晴隆交界处的云头大山发现了距今至少万年的四球茶籽化石,境内还有2万多株普安独有的野生四球古茶树,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深厚。
普安是中国茶业百强县、贵州省重点产茶县之一,主打产品“普安红”是“中华文化名茶”。普安县在茶产业发展中走差异化发展特色化发展之路,主要开发中大叶种红茶产品,用中大叶种茶青制作“普安红”被业界誉为“中大叶种红茶的代表之一”,普安绿茶采摘时间很早,春节前即可上市,被誉为“黔茶第一春”。
在主题发言中,左国辉对普安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把茶产业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产业主抓手,在基地建设中严格种管标准,在质量保障中强化科技支撑,在品牌打造中注重文化发掘,在市场拓展中推动产品开发,致力于把“普安红”打造成健康茶、安全茶、干净茶、文化茶、扶贫茶、振兴茶,进行了重点推介。
在基地建设中严格种管标准:
普安县以规划为引领,坚持“一园两区三带”战略布局,全力种好“白叶一号”感恩茶园;建设好江西坡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青山古茶树分布核心区;打造好南、中、北三条茶产业带,从年起,每年按5万亩的建设任务,全力推进30万亩茶园建设目标,最终实现人均一亩茶。
在基地建设中,普安坚持健康第一,从土壤检测、茶苗选育、日常管护、茶农培训、茶园监管、违规处罚等几个环节入手,采取系列措施,确保从基地源头,提供给市场的茶青是健康茶,生态茶,放心茶,打造绿色有机无公害生态茶园。
在质量保障中强化科技支撑:
一是利用大数据监测系统,构建从茶园到茶杯的全天候可视化监管体系。
二是利用
三是利用大数据综合管理系统,打造普安红线上线下双轨营销市场拓展体系。
四是利用远红外大数据分析,按照不同加工类型筛选优质四球古茶单株,分别通过体细胞组培技术、花药培养技术研究探索,为下一步规模化快速培育四球茶苗做准备,以充分发挥独有的种质资源优势,打出自己的特色,增强普安茶产业发展后劲。
五是和科研院所深入合作,加大对普安茶叶内含物的深入系统研究,有针对性的改进生产工艺,最大限度的发挥地域特色品质影响力,为普安红的差异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在品牌打造中注重文化发掘:
一是以深入挖掘茶源文化为突破口,依托境内发现的距今至少万年的四球古茶籽化石,发挥茶树起源地的优势,着力打造茶源文化。
二是充分发掘夜郎文化和茶文化渊源及联系,不断还原0多年前普安茶事发展状况,努力揭开夜郎茶事面纱。
三是深入挖掘布依族、回族、彝族、苗族等普安独具特色的民族民俗茶文化,研究古濮人从择茶而居到植茶而居的历史变迁,丰富普安茶的历史文化内涵。
四是全面研究普安茶马古道、茶神谷、茶庵寺、茶叶桥、徐霞客曾盛赞的茶酱等等普安涉茶古迹等,同时梳理古籍中记载的普安茶历史茶文化。
普安茶在品牌打造中,正是努力发掘历史文化故事,植入古茶文化基因,丰富了品牌内涵,彰显了品牌特色,从而助推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
在市场拓展中推动产品开发:
普安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主打中大叶种红茶,按照市场布局和拓展需求,逐步构建起“普安红”产品体系。形成以“四球古茶”+“普安红”公共品牌系列产品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产品矩阵。正山堂、布依福娘、布依人家、盘江源、古茶茶业、宏鑫、富洪、德鑫等普安茶企,均依托“普安红”公共品牌,按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标准体系,开发系列新品,各显神通,逐鹿市场。
正山堂利用其传承了多年的红茶工艺,结合普安中大叶种茶青,研发出的“正山堂普安红”被誉为“大叶种中的金骏眉”,目前,“正山堂普安红”已经开发出8个系列18个单品。
布依福娘茶业,在挖掘布依文化过程中,推出工艺独特、造型独特、好讲故事的“福娘茶”。
布依人家茶叶专业合作社,利用贵州日报报刊社帮扶所在的村联盟村的资源优势,联合推出“贵州日报当代文*扶贫茶”,同时挖掘布依族药茶文化,推出具有药用价值的红茶“娅雅洛”,独具特色很受市场欢迎。
宏鑫茶业利用一套进口的红碎茶加工设备,把酒店袋泡茶作为主攻方向之一,目前其袋泡红茶已经打入全国上千家酒店,其目标是全国酒店用茶“第一泡”。
古茶茶业、盘江源茶业等等企业,围绕出新品出精品的思路,推出了自己的拳头产品。
截至目前,普安县内涉茶主体家,其中:全国强农民专业合作社1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州级龙头企业14家;“普安红”授权生产企业12家。“普安红”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授权企业按照其标准生产加工,各显神通,市场多样,新品多元。
“普安红”通过6年时间的打造,品牌美誉度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年以来,实现干茶产量.7吨,干茶产值7.6亿元,综合产值12.3亿元,茶产业各环节惠及5万余人。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与宣传部部长陈永昊在主持峰会时,回顾了中国红茶联盟在普安成立及第一届峰会在普安召开的情况,对“普安红”近几年取得的成绩充分肯定。
在峰会前一夜,利川市还专门举行了品茶会,“普安红”“利川红”等红茶精品获得广泛赞誉。普安红集团、“正山堂普安红”茶业、布依福娘茶业、布依人家茶业、古茶茶业、盘江源茶业等普安茶企参加了本次峰会。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国辉
编辑刘娟
编审田旻佳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