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连、干姜有效成分小檗碱、6-姜烯酚单独和联合应用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上皮细胞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50只昆明小鼠随机选取10只为对照组,其余40只采用2%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小檗碱组、6-姜烯酚组、小檗碱+6-姜烯酚组,ig给予相应药物,给药20d后取结肠组织。免疫荧光法检测结肠上皮组织Hes-1、Math-1、MUC2、人类嗅素蛋白(olfm4)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Westernblotting法检测结肠上皮组织Notch-1、Hes-1、Math-1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6-姜烯酚组、小檗碱组、小檗碱+6-姜烯酚组小鼠结肠上皮组织Notch-1、Hes-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Math-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olfm4蛋白表达显著降低,MUC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3组间比较,小檗碱+6-姜烯酚组作用最明显。结论6-姜烯酚、小檗碱均能够有效修复受损结肠黏膜,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小檗碱和6-姜烯酚联合应用药效优于单独应用,其机制与抑制Notch通路的过度活化进而调节结肠上皮细胞增殖和分化相关。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以结肠黏膜损伤为主要病理表现的肠道免疫炎症性疾病,结肠黏膜的持续损伤是导致该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主要原因,而长期的结肠炎症又是诱发结肠癌的重要高危因素,流行病学显示,我国结肠炎和结肠炎相关肠癌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1-2],因此促进受损结肠黏膜修复是治疗UC防止其癌变的关键。近年来研究表明Notch信号通路是参与胃肠道黏膜修复的经典细胞间信号通路,该通路主要具有调节结肠上皮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尤其是在肠道干细胞向杯状细胞的分化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而杯状细胞的减少是导致UC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3]。
寒热并用法是中医药治疗UC临床常用治法[4-6],干姜-*连是体现寒热并用法的主要药对之一,该药对具有抑制黏膜损伤、治疗UC的作用[7-9]。研究表明干姜的有效成分6-姜烯酚具有修复受损胃肠道黏膜的作用[10-11],*连的有效成分小檗碱是抑制炎症反应的经典单体化合物[12],为进一步明确2种单体配伍后修复受损结肠黏膜的作用和机制,本实验研究了小檗碱和6-姜烯酚联合应用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上皮细胞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寒热药物并用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
1.1实验动物
清洁级雄性昆明小鼠50只,体质量(20±5)g,购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许可证号SCXK(陕)-。
1.2药品与试剂
6-姜烯酚(批号)、小檗碱(批号),购于宝鸡市辰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质量分数均为98%;葡聚糖硫酸钠(DSS,批号,美国MPBiomedicals公司);RNA提取试剂盒、cDNA合成SuperMix试剂盒、PCRSuperMix试剂盒(北京全式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Notch-1、Hes-1、Math-1、人类嗅素蛋白(olfm4)、MUC2抗体(博奥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引物合成(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仪器
SuperMiroSM-超微量分光光度计(英国Biochrom有限公司);IANLONGRealTimePCR(qRT-PCR)系统(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4℃离心机(湖南恒诺仪器设备有限公司);DK-8D型电热恒温水槽(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
2方法
2.1动物分组、造模及给药
50只小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造模组40只,DSS诱导小鼠结肠炎模型。将DSS配制成2%的混悬液,造模组小鼠自由饮用,约10d后小鼠逐渐出现腹泻、黏液脓血便、饮食量减少等症状,继续饮用至15d,模型复制成功。将40只造模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6-姜烯酚组、小檗碱组、小檗碱+6-姜烯酚组。模型复制成功后ig给药,6-姜烯酚组及小檗碱组分别给予mg/kg6-姜烯酚、mg/kg小檗碱[13];小檗碱+6-姜烯酚组给予小檗碱和姜烯酚各mg/kg,模型组和对照组均ig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20d。
2.2结肠病理学组织观察
取病变部位结肠组织,10%甲醛固定24h,梯度酒精脱水,浸蜡,组织切片,脱蜡,HE染色,光镜下观测组织形态学改变。
2.3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结肠组织Hes-1、Math-1蛋白表达
冰冻切片血清1∶20室温封闭20~30min,加入Hes-1、Math-1一抗4℃过夜。二抗分别为FITC和CY3标记的抗一抗种属来源抗体,37℃孵育1h;90%甘油封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2.4免疫荧光单标法检测结肠上皮组织olfm4、MUC2蛋白表达
普通石蜡切片3%H2O2室温孵育5~10min,蒸馏水冲洗,PBS浸泡5min×2,5%~10%山羊血清封闭,室温孵育10min,一抗4℃过夜,荧光二抗37℃孵育10~30min,冲洗、复染、脱水、透明、封片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2.5qRT-PCR方法检测Notch-1、Hes-1、Math-1mRNA表达
取结肠上皮组织,按照RNA试剂盒说明书提取总RNA,超微量分光光度计测定RNA浓度,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所提RNA纯度;根据RNA浓度进行以Oligo(dT)为引物将RNA反转录为cDNA,并检测cDNA浓度,按照qRT-PCR试剂盒说明书条件(引物序列见表1)检测Notch-1、Hes-1、Math-1mRNA的表达量,相对定量法计算各指标mRNA的ΔCt值。
2.6Westernbloting法检测结肠上皮组织Notch-1、Hes-1、Math-1蛋白表达
取结肠上皮组织,制备组织匀浆,裂解结肠组织标本,提取总蛋白,BCA定量,SDS-PAGE电泳分离蛋白,电转移至尼龙膜,5%奶粉封膜4℃过夜,一抗4℃过夜,二抗常温孵育1h,化学发光法检测目的条带,压X光片曝光,ImageJ软件分析相应蛋白条带的灰度值。
2.7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以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3结果
3.1小檗碱与6-姜烯酚配伍对结肠炎小鼠一般情况及结肠黏膜的影响
对照组小鼠一般情况良好,饮食量、饮水量均正常,肉眼观结肠黏膜表面光滑,富含黏液,组织纹理清晰。模型组小鼠饮食量、饮水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形体消瘦,喜扎堆,弓背,毛色发*无光泽,肛周污浊,可见红色血液样黏液分泌,肉眼可见结肠病变部位组织增厚,黏膜充血、水肿,出现糜烂或溃疡点。6-姜烯酚组小鼠饮食量、饮水量增多,肛周污浊仍可见红色黏液分泌、结肠肠壁的增厚程度、黏膜的充血水肿及糜烂、溃疡等情况均较模型组有所减轻。小檗碱组小鼠饮食量、饮水量未见明显变化,肛周红色黏液分泌减少,肉眼可见结肠病变部位组织增厚,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或溃疡点明显减少。小檗碱+6-姜烯酚组小鼠饮食量、饮水量显著增加,肛周未见红色黏液分泌,肉眼可见结肠病变部位组织修复瘢痕形成,黏膜轻微水肿,未见明显糜烂或溃疡。
3.2小檗碱与6-姜烯酚配伍对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形态学影响
HE染色结果(图1)显示,对照组小鼠结肠组织结构正常,腺体排列整齐,黏膜上皮组织完整,黏液层正常。模型组小鼠结肠组织结构异常,黏膜表面出现缺损,黏液层部分丢失,大量炎细胞聚集,浸润,腺体破坏甚至丢失。6-姜烯酚组小鼠结肠组织结构基本恢复正常,黏膜缺损明显减轻,受损部位可见少量炎性细胞。小檗碱组小鼠结肠组织结构基本正常,黏膜缺损减轻,炎症部位炎性细胞明显减少。小檗碱+6-姜烯酚组小鼠结肠组织结构基本恢复正常,未见明显黏膜缺损,未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
3.3小檗碱与6-姜烯酚配伍对结肠炎小鼠结肠上皮组织Hes-1、Math-1蛋白表达的影响
免疫荧光双标法染色结果(图2)显示,对照组小鼠结肠组织Hes-1(红色)、Math-1(绿色)蛋白均呈现低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结肠上皮Hes-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Math-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与模型组比较,6-姜烯酚组、小檗碱组、小檗碱+6-姜烯酚组小鼠结肠组织Hes-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Math-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其中小檗碱+6-姜烯酚变化最明显。
3.4小檗碱与6-姜烯酚配伍对结肠炎小鼠结肠上皮组织MUC2蛋白表达的影响
免疫荧光单标染色结果(图3)显示,对照组小鼠结肠组织MUC2蛋白(红色)呈高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结肠组织MUC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6-姜烯酚组、小檗碱组、小檗碱+6-姜烯酚组小鼠结肠组织MUC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其中小檗碱+6-姜烯酚组变化最明显。
3.5小檗碱与6-姜烯酚配伍对结肠炎小鼠结肠上皮组织olfm4蛋白表达的影响
免疫荧光单标染色结果(图4)显示,对照组小鼠结肠组织olfm4蛋白(绿色)呈低表达。模型组小鼠结肠组织olfm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6-姜烯酚组、小檗碱组、小檗碱+6-姜烯酚组小鼠结肠组织olfm4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其中小檗碱+6-姜烯酚组olfm4蛋白表达水平降低最明显。
3.6小檗碱与6-姜烯酚配伍对结肠炎小鼠结肠上皮组织Notch-1、Hes-1、Math-1mRNA表达的影响
qRT-PCR结果(表2)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结肠上皮组织Notch-1、Hes-1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Math-1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6-姜烯酚组、小檗碱组、小檗碱+6-姜烯酚组小鼠结肠上皮组织Notch-1、Hes-1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Math-1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小檗碱+6-姜烯酚组比较,6-姜烯酚组、小檗碱组小鼠结肠上皮组织Notch-1、Hes-1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Math-1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
3.7小檗碱与6-姜烯酚配伍对结肠炎小鼠结肠上皮组织Notch-1、Hes-1、Math-1蛋白表达的影响
Westernblotting结果(图5)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结肠上皮组织Notch-1、Hes-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Math-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6-姜烯酚组、小檗碱组、小檗碱+6-姜烯酚组小鼠结肠上皮组织Notch-1、Hes-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Math-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小檗碱+6-姜烯酚组比较,6-姜烯酚组、小檗碱组小鼠结肠上皮组织Notch-1、Hes-1mRNA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Math-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
4讨论
免疫炎症导致的肠道黏膜持续性损伤是UC不断进展的主要原因[14],因此控制免疫炎症和促进黏膜修复是治疗UC的主要策略,现代医学对UC的治疗主要以氨基水杨酸、激素、硫嘌呤类、生物制剂等控制免疫炎症的药物维持为主,虽然抑制免疫炎症有利于促进黏膜组织的修复,但其作用有限,而临床尚无能够明确促进黏膜修复的药物,目前UC的治疗目标是维持临床和内镜的无激素缓解[15]。因此,寻找既能有效抑制免疫炎症,又能促进受损黏膜组织修复的药物是目前防治UC的重点和难点。研究表明Notch信号通路调控了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而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的失常是导致组织损伤、炎症加剧、肿瘤细胞生长的重要原因,这一结果提示Notch信号通路参与了结肠上皮组织的修复以及炎症的持续性进展[16]。Notch信号通路由Notch受体、Notch配体和DNA结合蛋白3部分组成,其主要作用是调控胚胎发育和细胞分化,保持组织器官体内稳态。在哺乳动物体内,有4种Notch受体(Notch1~4),广泛的分布于人体的淋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肠上皮细胞中,其中Notch-1主要分布在肠道中[17]。Notch配体与受体结合后,释放出和Notch配体连接的胞外部分,随后在γ-分泌酶的作用下,与转录抑制因子RBP-J结合,调节靶基因表达,发挥生物学效应。Notch-1通过其下游的Hes-1、Math-1、olfm4调控结肠上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决定着结肠上皮细胞特别是杯状细胞的命运[18],其中olfm4是促进结肠上皮细胞增殖的靶蛋白,Hes-1是促进增殖的细胞向吸收细胞系转化的靶蛋白,Math-1促进增殖的细胞向分泌细胞转化的靶蛋白(主要是杯状细胞),而杯状细胞的缺失不但会造成结肠上皮组织的缺损,其分泌的黏蛋白MUC2、三叶因子多肽、抵抗素样因子等具有防御作用的物质减少,进一步引起黏膜屏障功能的减退[19-20],造成疾病的反复发作、迁延难愈。Notch信号通路不但能调控结肠上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还可作用于肠道巨噬细胞,抑制肠道非可控性炎症[21-22],因此Notch被认为是促进受损结肠黏膜修复,治疗UC的潜在靶点。
干姜-*连是中医药治疗UC临床常用的药对之一,实验研究表明干姜的有效成分6-姜烯酚是其发挥药效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肿瘤[23]、抗氧化[24]、抗炎[25]、抑制幽门螺旋杆菌[26]、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27]等多重效应,而最近的研究结果证实6-姜烯酚还能促进肠道受损黏膜组织的修复[13],小檗碱是已经应用于临床治疗肠道炎症性疾病的有效药物[28],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在能够调血脂、保护心血管、通过影响大脑内神经递质发挥抗焦虑作用、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来治疗糖尿病,在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消化道疾病等重大疾病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应用前景[29]。本实验研究表明,小檗碱、6-姜烯酚、小檗碱+6-姜烯酚均能有效调节肠道上皮组织Notch信号通路的过度活化,通过抑制Notch-1受体的表达进而抑制Hes-1蛋白的表达,最终作用于下游的olfm4靶蛋白,抑制结肠上皮细胞的过度增殖;促进Math-1的表达,从而促进增殖肠道上皮细胞向分泌细胞系(杯状细胞)分化,杯状细胞增多,促进结肠黏膜受损部位的修复,其分泌的MUC2黏蛋白亦逐渐增多,肠道黏膜屏障中的黏液屏障逐渐恢复,最终达到修复受损黏膜的药理作用,且小檗碱+6-姜烯酚的作用高于小檗碱、6-姜烯酚的单独应用。
综上所述,小檗碱、6-姜烯酚分别是*连、干姜的治疗UC的有效成分之一,这2种有效成分具有调节结肠上皮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其药理机制与调节Notch信号通路的过度活化有关。这2种有效成分的联合应用药效显著优于单独应用。本研究只是从结肠黏膜修复的层次揭示了小檗碱联合6-姜烯酚的作用机制,其是否在抑制免疫炎症方面也有相类似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略)
来源:惠毅,闫曙光,李京涛,魏海梁,单宇鹏.小檗碱与6-姜烯酚配伍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上皮细胞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J].中草药,,50(13):-.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