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B细胞淋巴瘤(LCBL),例如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双打击/三打击(伴有MYC、BCL2和/或BCL6重排)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原发性纵膈B细胞淋巴瘤(PMBCL),患者经2线化学免疫治疗失败后预后较差。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CT)一直被认为是唯一可能治愈多种复发难治性(R/R)LBCL患者的细胞免疫疗法(CI),但移植带来的急性和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限制了其在老年淋巴瘤患者和具有合并症的淋巴瘤患者中的应用。此外,大部分LBCL患者接受移植后出现早期复发或进展,或在准备移植期间治疗失败,在接受异基因移植的LBCL患者中仅有30%-40%获得了长期的无病生存。
近年问世的靶向CD19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挑战了alloHCT在R/RLBCL治疗中的地位,CAR-T疗法较好的安全性和疗效使其迅速成为R/RLBCL的优选CI,但是其与alloHCT相比是否存在潜在获益尚不清楚。一项来自德国海德堡大学的研究对CAR-T疗法和alloHCT在R/RLBCL中的疗效进行了对比,现将该研究的主要内容整理如下,供广大读者参考。
关键点虽然接受CAR-T疗法治疗的患者人群基线情况较差,但是CAR-T疗法的疗效不劣于alloHCT,无论是在意向性治疗(ITT)人群中还是在接受CI治疗的人群中。
CAR-T疗法和alloHCT的治疗人群在基线风险特征和动态选择(Selectiondynamics)上存在差异,未来进一步比较两种疗法的研究需要选用更好的匹配策略弥补该差异。
研究方法
该研究为一项在海德堡大学某医学中心进行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了年7月至年2月专家委员会推荐接受CAR-T疗法、以及年1月至年2月专家委员会推荐接受alloHCT治疗的所有R/RLBCL患者。
研究的主要终点为肿瘤专家委员会评估的总生存期(OS),次要终点包括接受CI治疗的患者比例、CI的疗效、无进展生存期(PFS)、非复发死亡率(NRM)等。
研究结果
1基线特征研究共纳入41例被推荐接受CAR-T治疗的患者和60例被推荐接受alloHCT的患者。CAR-T组患者年龄较大,患有原发性难治疾病和大肿块肿瘤的比例更高。alloHCT组患者的转化型疾病比例更高,同时有更多患者既往接受过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CT)。alloHCT组中21例患者既往仅1线治疗失败,而CAR-T组中无此类患者。患者基线特征如下图所示。
2生存期CAR-T组和alloHCT组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10个月(5-19个月)和64个月(10-个月)。CAR-T组和alloHCT组的中位OS分别为天和天(P=0.88),而alloHCT组39例既往≥2线治疗失败患者的中位OS为天(P=0.08)。多变量分析显示,CAR-T疗法和alloHCT相比无劣效性(HR:0.53;95%CI:0.20-1.47)。
3次要终点CAR-T组和alloHCT组分别有73%和65%的患者接受了CI治疗。CAR-T组可评估疗效的29例患者中,38%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R),41%的患者达到部分缓解(PR)(总缓解率[ORR]为79%)。alloHCT组可评估疗效的34例患者中,CR率为50%,PR率为21%(ORR:71%)。
CI治疗后,两组(CAR-TvsalloHCT)的NRM、进展/复发率、PFS率和OS率的12个月估计值分别为3%vs21%(P=0.04)、59%vs44%(P=0.12)、39%和33%(P=0.97)和68%vs54%(P=0.32)。
研究结论
该研究支持CAR-T疗法作为多种R/RLBCL患者的首选细胞免疫疗法,但该结论仍需后续研究进行进一步验证。此外,该研究同时强调了CAR-T疗法和alloHCT的治疗人群在基线风险特征和动态选择上存在差异,未来进一步比较两种疗法的研究需要选用更好的匹配策略弥补该差异。
参考资料:PeterDreger,SaschaDietrich,Maria-LuisaSchubert,etal.CARTcellsorallogeneictransplantationasstandardofcareforadvancedlargeB-celllymphoma:anintent-to-tr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