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德慧教授
主任医师、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淋巴瘤诊疗中心主任助理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淋巴瘤学组副组长
中国老年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委
中国老年肿瘤学会淋巴血液专业委员会委员
天津市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天津市抗癌协会肿瘤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研究联盟委员
《中华血液学杂志》通讯编委
医脉通:目前,我国淋巴瘤治疗领域取得了诸多进展。能否请您介绍一下,靶向治疗对于淋巴瘤患者的治疗有何价值?
邹德慧教授靶向治疗有广义的和狭义之分。淋巴瘤的广义靶向治疗(包括单克隆抗体、小分子靶向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在淋巴瘤领域取得了诸多进展,丰富了淋巴瘤的治疗手段,同时显著改善了淋巴瘤患者的疗效。下面就淋巴瘤广义的靶向治疗进展进行介绍。
首先,在以肿瘤细胞表面抗原或受体为靶点的大分子药物治疗方面,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抗体和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的发展,丰富了抗体类药物的种类。
其次,在以细胞内信号通路和微环境为靶点的小分子药物治疗方面,如BTK抑制剂,其单药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套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等疾病中取得了显著疗效。但目前的小分子药物并不是对所有淋巴瘤类型均有效,例如,最常见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发病涉及到的信号通路较多,只是单一的针对于某些通路的小分子靶向药物可能难以完全克服DLBCL的发生发展,以及耐药情况发生。此外,靶向PD-1、PD-L1,包括目前正在开发的靶向CD47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及细胞免疫治疗也正在开发研究中。
随着对疾病本质认识的提高和靶向药物的应用,某些淋巴瘤已经可以实现“Chemo-free”(无化疗)的治疗模式。但需要注意的是,相比于传统化疗方案,靶向治疗并不是没有*性或*性较低,各类药物都有不同的不良反应谱,因此在应用中不要忽视*性反应的预防监测和管理。在哪类疾病中哪些药物更有效、单药还是联合用药更好、不同的药物之间*副反应有无叠加等问题都需要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