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淋巴管瘤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带你一起认识纵隔肿瘤
TUhjnbcbe - 2025/1/18 16:29:00

一纵膈在我们身体的什么部位?

纵隔简单来说是两肺之间、颈部以下、腹部以上的区域。纵隔里包含有胸腺、心脏、大血管、肺门等重要器官和组织结构。

纵隔分为上纵隔和下纵隔,下纵隔又分为前、中、后纵隔。里面包含有心包、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胸导管、神经、胸腺、淋巴结等重要器官和组织结构。纵隔内器官较多、解剖关系复杂。

二纵膈肿瘤有哪些类型?

纵隔肿瘤本身是低发肿瘤,发病率不到肺癌的1%。纵隔肿瘤可分为原发性及转移性两类,原发性纵隔肿瘤总体上还是以良性多见,大概有2/3为良性,只有1/3为恶性。

纵隔肿瘤种类繁多,发病率居前六位为:神经源性肿瘤、恶性淋巴瘤、胸腺瘤、畸胎瘤、胸骨后甲状腺肿、支气管囊肿。随着体检意识的提高以及CT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无症状的患者查出纵隔肿瘤,建议找胸外科医生进行全面的评估,个体化制定治疗方法。

三纵膈肿瘤有哪些症状?

纵隔肿瘤多为体检发现,无明显症状,发病因素不是十分明确,症状与肿瘤大小、部位、生长速度、性质等有关。大多是因为长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对纵膈周围器官形成压迫,根据压迫的器官不同,出现不同的症状。

压迫神经:压迫交感神经干时,出现Horner综合征,压迫喉返神经出现声音嘶哑,压迫臂丛神经出现上臂麻木、肩胛区疼痛及向上肢放射性疼痛,压迫隔神经可有隔肌麻痹。

压迫气管或肺:可引起剧烈咳嗽、阵发性咳痰等,痰量较少,且质地粘稠,随着病情发展,还可能会出现胸闷与气短,甚至发绀。

压迫食管:可引起吞咽困难。

压迫血管:压迫上腔静脉可出现包括有面部、上肢肿胀,颈浅静脉怒张等。

特异症状:咳出头发样细毛或豆腐渣样皮脂的为破入支气管内的畸胎瘤引起;肿块随吞咽上下运动为胸骨后甲状腺肿;有小部分胸腺瘤会出现重症肌无力症状,表现为眼皮睁眼无力,视物模糊,胸闷,四肢无力等。

压迫心脏:影响人体正常的循环功能。

四纵膈肿瘤如何检查或确诊?

一些纵隔肿瘤是没有症状的,多在体检或其他检查时偶然发现,但是某些症状要考虑到纵隔肿瘤及其发生位置。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纵隔肿瘤的主要依据:

●胸片检查能够粗略判断肿瘤大小、部位、密度、成分等,可作出初步诊断。

●CT检查已经成为纵隔肿瘤诊断中的常规检查,不仅可以判断肿瘤的部位、大小、成分、明确肿瘤与组织器官的关系,还能够判断是否侵犯心脏大血管等,但不能直接判断纵隔肿瘤的良恶性。

●磁共振检查(MRI)检查对于对造影剂过敏的患者更适合MRI检查,能够判断软组织肿瘤的成分、神经源性肿瘤对脊柱周围组织影响程度,以及更准确判断纵隔肿瘤与血管、支气管的关系等。

●超声检查B超检查能鉴别纵隔内肿块系囊性、实质性或混合性,对胸骨后甲状腺肿、延伸至纵隔内颈部囊肿的诊断有较大的帮助。

●放射性核素检查对怀疑肿块为甲状腺来源者,碘同位素扫描有助于明确诊断。

●活组织穿刺检查活组织穿刺检查适用于临床上高度怀疑恶性淋巴瘤者,或肿瘤巨大,难以切除干净,活检有利于弄清诊断,制定治疗方案。

最终诊断的金标准仍然是以穿刺或手术的方法明确病理。

五纵膈肿瘤如何治疗

纵隔肿瘤有良性、恶性之分,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纵隔肿瘤一旦明确诊断(实性成分大于1cm),只要身体条件允许,肿瘤首选手术切除。对于较小的良性肿瘤(实性成分小于1cm),如果症状不明显,可以观察不做手术,如果良性肿瘤较大,或长的位置不好,医生也会建议患者手术。要注意良性的纵隔肿瘤并不是一直不变,它只是发展速度比恶性的慢,有时良性的纵隔肿瘤会变成恶性,有时良性肿瘤,会破溃,引起严重的感染,纵隔里包含那么多重要的器官,即使是良性的也要定期检查。(注:胸腺是青春期以前的正常组织,大多数人到40岁左右才完全退化完全,手术前明确诊断非常重要)

由于纵隔的特殊性,多数纵隔肿瘤需要手术治疗,手术首选胸腔镜微创外科治疗,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瘢痕隐蔽。目前常用的入路为经胸肋间入路及剑突下单孔入路。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切除+人工气胸,使得纵隔肿瘤的切除更加顺畅。因纵隔狭小,由于人工气胸的使用,使得纵隔的空间扩大,便于手术的操作。最新的胸骨双拉勾,可以让胸骨太高8-10cm,大大增大手术空间,大多数纵膈肿瘤不需要劈胸骨也可以微创完成。

#前纵隔肿瘤#
1
查看完整版本: 带你一起认识纵隔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