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淋巴瘤宣传日
年,为了提高公众对淋巴瘤在症状识别、早期诊断和治疗方面的认识,国际淋巴瘤联盟、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9月15日定为“世界淋巴瘤宣传日”,今年已是第17个世界淋巴瘤宣传日了,人们对淋巴瘤的认知仍然十分有限,更多来源于近年明星的发病,从漫画名人熊顿、央视主播罗京、内地演员李钰、一级表演艺术家廖丙炎、香港名作词人林振强,再到90后美女演员徐婷等,因此淋巴瘤也被成为“明星癌”。
发病者中以儿童和青壮年最为多见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全身各组织器官均可受累,伴有发热、盗汗等全身症状。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淋巴瘤发病率年增长率为7.5%,是目前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约有35万新发病例,死亡人数超过20万。
淋巴瘤的发病者中,以儿童和青壮年最为多见。死于恶性淋巴瘤的患者平均年龄为49.9岁,还不到50岁,比58.2岁的所有恶性肿瘤平均病死年龄要年轻近10岁。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环境污染的加重,饮食结构的调整,恶性淋巴瘤已经逐渐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一类主要肿瘤,且发病率年轻化和城市化的趋势日益加重。
淋巴瘤初期的6症状:
烧、肿、瘦、汗、痒、咳
淋巴瘤主要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霍奇金淋巴瘤通常局限于颈部或胸腔纵隔内淋巴组织,由原发部位向邻近淋巴结转移,很少发生跳跃式的淋巴结转移;而非霍奇金淋巴瘤则呈现出跳跃性播散,因此被认为是全身性的疾病,通常所说的淋巴瘤即为非霍奇金淋巴瘤。
淋巴瘤初期,很多人以为只是得了感冒,淋巴结肿大只是劳累引发的,没有太在意。专家提醒,出现“烧、肿、瘦、汗、痒、咳”6个症状时,就要当心是淋巴瘤了:
“热”,指不明原因的发热。体温在38至40摄氏度之间,可持续数天,然后逐渐下降,周而复始。
“肿”,即无明确原因的进行性淋巴结肿大,最初不痛不痒,形如*豆至枣般大小。早期通常出现在颈部,其次为腋下,也可见于纵膈、肠系膜等部位。
“痒”指的是持续性全身皮肤瘙痒,
“汗”是指夜间出现大量盗汗的情况;
“瘦”身体无缘由地消瘦,同时感觉精神疲倦;
“咳”指的是喘不过气或是出现不明原因的咳嗽。
出现上述症状后,就要尽快请专业医生进行检查,配合做个B超,如果淋巴结肿大在两三公分以上,可能需要观察复诊或做病理检查。
医院找淋巴瘤专业的医师进行诊治
医学上认为淋巴瘤是非常复杂的一大类肿瘤,每一种淋巴瘤都被认为是一种独立的疾病。目前淋巴瘤有80多种分类,且临床特征、预后都不相同。随着研究的深入,淋巴瘤的分类目前仍在不断增加中。
年轻人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为身体树起第一道屏障
《滚蛋吧!肿瘤君》的原著作者熊顿就是淋巴瘤患者,去世时年仅30岁。她生前曾形容自己的生活为“晨昏颠倒,三餐不定。熬夜K歌、聚餐喝酒。经常加班”,显然,这种生活方式很不健康。
医学专家表示,淋巴瘤之所以“青睐”年轻人,就是因为年轻人的不良生活方式: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长期过度疲劳,经常处于电子辐射或射线环境中,经常使用劣质染发剂等。
因此,要想远离淋巴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才有利于维护好自身的免疫系统,为自己的健康树起第一道屏障。此外,良好的心态也能帮助我们保护好身体的免疫系统,预防疾病的发生。
END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来源丨外宣办
后台制作丨柯俊芬李金书
编辑丨郭立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