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淋巴管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无需开刀,2mm穿刺口破解7cm血管瘤 [复制链接]

1#

近日,在血管外科的门诊,一名花季少女的母亲开心地握住胡明博士的手,激动地说:“谢谢医科大一附院,治好了我女儿的血管瘤。”

花季少女小腿长出7厘米肿物部分已经深达肌肉

事情要从2个多月前说起,患者小周因发现左小腿肿物3年余入院,CT和磁共振提示,肿物大小约7cm*3cm*2cm,部分深达肌肉,考虑到传统治疗方案可能对外观、功能的影响,胡明博士经过深思熟虑,与超声科副主任杨红教授进行多学科会诊讨论,经过和小周、家属充分沟通,决定运用微波手段为患者实行血管瘤消融手术。

穿刺口仅2毫米手术仅耗时15分钟

8月的一天,经过充分的术前评估与准备,手术开始了。患者小周硬膜外麻醉后,超声科杨红副主任、血管外科胡明、杨晗医生在小周左小腿做了2个约2毫米的穿刺口,将微波穿刺针置入血管瘤中,经过10多分钟的消融,手术顺利完成。当天下午,小周就可以下地走路了,第二天顺利出院。

更加可喜的是,一月后的门诊复查,超声造影提示,小周的血管瘤消融完全,血管瘤内部无血供。现在小周已经回到校园,运动、感觉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微波消融治疗肢体深部血管瘤已渐成常态

我院血管外科主任覃晓教授介绍,血管瘤与脉管畸形是青少年常见的血管畸形,以往的治疗多采用手术切除的手段,存在手术切口长、损伤大、可能损伤周围血管神经等并发症。我院血管外科手术经验丰富,更掌握介入栓塞、泡沫硬化剂注射、激光烧灼、微波消融等多种微创手段,为微创治疗提供了可能。

随着超声介入的快速发展,我院血管外科和超声科联合多学科在华南地区率先开展微波消融方法治疗肢体深部血管瘤,目前已经完成十余例病例,最小患儿年龄仅3岁,术后恢复快,效果良好,已经成为我院治疗血管瘤与脉管畸形的常规手段之一。

专家介绍杨红,广西医院超声科副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专业特长为腹部、浅表器官及外周血管的超声诊断与介入超声。曾留学美国匹兹堡大学。作为课题负责人获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2项厅级科研课题资助,在国内外发表多篇论著,其中SCI论文20多篇。出诊时间:周二全天。覃晓,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西医院血管外科主任。中华医学会血管外科学组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学分会全国委员。国际肝胆胰协会委员。欧洲血管外科协会会员。广西外科学会普外分会副主任委员,广西医学会血管外科学组组长。主持国家级、省厅级科研课题十余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10余篇被SCI收录。专业特长为血管外科及介入血管外科,肝胆胰疾病及疑难普外病症的诊治,尤擅长于大血管疾病及周围血管疾病的手术和腔内治疗。在广西最早开展血管外科及腔内血管外科诊疗技术,完成多项省内首例血管手术,在国际上首次应用ECMO辅助进行主动脉弓三分支全腔内重建手术。出诊时间:周二上午

内容来源:超声科、血管外科、宣传科

温馨提示

我院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