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淋巴管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ancet两种甲氨蝶呤基础疗法治疗CN [复制链接]

1#

医脉通编译,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CNS)淋巴瘤没有标准的化疗法,表明缺乏相关随机研究。研究者前瞻性检测了两种有潜力的甲氨蝶呤基础疗法——一种侵袭性较强,一种较温和——治疗原发性CNS淋巴瘤老年患者的疗效。

这项非盲,随机2期试验包含13个法国机构,研究者纳入神经影像和组织学上确证为新诊断原发性CNS淋巴瘤的免疫活性患者,年龄≥60岁,Karnofsky体能量表评分≥40。根据≥体能评分对患者进行分层(60vs≥60),随机分配(1:1)接受甲氨蝶呤(3.5g/m2)加替莫唑胺(g/m2),或甲氨蝶呤(3.5g/m2)加甲基苄肼(g/m2),长春新碱(1.4g/m2),阿糖胞苷(3g/m2)。

两种疗法都不包含放疗法;都包含预防药G-CSF和皮质类固醇。主要终点是1年无进展生存期。在非比较2期试验设计中使用意向治疗分析。

从年7月16日-年3月25日共纳入98名患者,其中95名随机分配并进行分析;48名接受甲氨蝶呤和替莫唑胺,47名接受甲氨蝶呤,甲基苄肼,长春新碱和阿糖胞苷。甲氨蝶呤,甲基苄肼,长春新碱和阿糖胞苷组1年的无进展生存率为36%(95%CI22–50),而甲氨蝶呤和替莫唑胺组为36%(22-5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9.5个月(95%CI5.3-13.8)和6.1个月(3.8-11.9)。客观缓解率分别为82%(95%CI68-92)和71%(55-84)。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31个月(95%CI12.2-35.8)和14个月(8.1-28.4)。

两组的*性反应无差异。两组最常见的3/4级*性为肝功能异常(甲氨蝶呤+替莫唑胺组为21[14%],另一组为18%[38%]),淋巴细胞减少症(14[29%]和14[30%]),感染(6[13%]和7[15%])。至今为止,甲氨蝶呤+替莫唑胺组有33(69%)名患者死亡,另一组为31(55%)名患者死亡。

生活质量评估显示两组大多数方面都得到改善(p=0.01–0.)。前瞻性神经心理学检测显示无迟发型神经*性迹象。

在这项研究中,两种不同的甲氨蝶呤基础疗法治疗老年患者,疗效终点倾向于甲氨蝶呤+甲基苄肼+长春新碱+阿糖胞苷组。两种疗法的*性类似、中度,但是生活质量随着时间增加而改善,表明持续治疗预后较差患者是值得的。改善这一患者群的缓解持续时间需要新的替代疗法。

==========欢迎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